在羅馬神話,維納斯女神代表著愛與美,在許多古典畫作裡維納斯豐腴的體態,特別是臀部與大腿的曲線是再經典也不過的女性意象。在神話裡,維納斯誕生自海上的泡沫,但從科學的角度,女性的體態美來自雌激素,而雌激素影響的不只是體態更是健康。
男女大不同:為何女生容易焦慮,男生容易衝動?
不曉得大家是否同意這樣的刻板印象,但歷來的流行病學調查都顯示女生比男生高出40%的風險罹患焦慮跟憂鬱症,女生們可能會覺得上天怎麼這麼不公平,但是如果提到藥酒癮跟病態性賭博,男生可就多出女生一大截,問題是,為何如此?1,2
急驚風 vs 慢郎中,個性從何而來?
有人神經大條、有人緊張兮兮、有人十分隨性、也有人完美主義到近乎苛求,人與人之間個性的差異究竟從何而來?這件事情的思考無法迴避一個問題,那就是生養與教育(Nature vs Nurture),究竟何者對人較具影響力。這個困難問題先擺一旁,一般人對於外型受遺傳的影響應該是普遍認同跟接受,例如小孩子的五官特徵跟父母相像是顯而易見的,但也有一些不那麼明顯的特質是受基因遺傳影響,例如耳垂分離或緊貼、舌頭能不能捲曲、乃至於雙手交握時是右手拇指在上或左手拇指在上。但個性呢?個性有遺傳基礎嗎?
為何北歐白人跟非洲黑人有較高的膽固醇?
義大利科學家Riccardo Sabatini在這個TED演講告訴我們,雖然目前科學家們對人類基因所隱含的巨大訊息了解有限,但已經足以做出許多運用,例如個人化醫療(personalized medicine)。
安慰劑效應
當一個人進入憂鬱的狀態,會有被困住的感覺,失去希望,覺得沒有辦法變得更好的想法,而藥物可以注入一種期待、一個改變、一絲希望,而懷抱希望是憂鬱症最好的解藥,但是我們只能透過藥物給予希望嗎?

抗憂鬱劑的誕生
1951年,瑞士羅氏藥廠(Roche)將德軍留下來的火箭燃料“物盡其用地”合成出iproniazid,希望能找出比isoniazid更好的抗結核藥物,在初步試驗時,發現這個藥物有讓病人出現情緒提升跟精神飽滿的“副作用”…
沙利竇邁、利益衝突與藥物安全
臨床上,醫師們仰賴同儕審查期刊(peer-reviewed journal)的研究文章來評估藥物或處置的有效性及安全度,換言之,這些研究真確與否是這一整個系統得以運作的根基。但萬一,這些期刊提供的資訊是片面甚至是殘缺的呢?